相对集合的临床意义和检测方法,正真视光学校---济宁验光师培训学校的老师分享如下:
(1)临床意义。
近距离工作可诱发双眼聚散反应,正常情况下正向集合和负向散开相互协调,使近距离工作持久、舒适,目标清晰。
若因屈光异常、眼位异常或矫正眼镜的干涉作用导致双眼正向集合和负向散开失调,则可能导致近距离工作时发生聚散性疲劳。在测定聚散力的过程中,近距离BI 模糊点出现时的临界三棱镜量值表征负相对集合(negative relativeconvergence,NRC),近距离 BO 模糊点出现时的临界三棱镜量值表征正相对集合(positive relative convergence,PRC)。
按照 Percival 法则,将正负相对集合总量的中1/3 区域定位为“近注视舒适区",在注视距离固定的条件下,注视点若位于“舒适区”,则很少发生聚散性视疲劳。
(2)检测方法。
综合验光仪双眼视孔置入适宜的远用矫正试片,被测双眼通过视孔注视近距离0.6单列视力视标。将一侧(右侧或左侧)外置旋转棱镜置入视孔,棱镜 0位放置于垂直向,旋动棱镜,向内侧等量匀速递增底向内的棱镜量,达到模糊点,向外侧等量匀速递增底向外的棱镜量,达到模糊点,分析递增较少一侧的三棱镜量值(无论是底向内或底向外)是否达到较多一侧的三棱镜量值的一半以上。若较少一侧的三棱镜量值不足较多一侧的三棱镜量值的一半,视为相对集合失调,可通过缓解棱镜、功能训练等方法进行补偿矫正。